*強移動芯:高通PK英偉達;運營商上演“4G搶人”大戰;三五年內手機將可“自充電”
發布日期:2015-07-27
1、高通和英偉達的移動芯片誰更強?
2、中聯通**出場 運營商上演“4G搶人”
3、IDC:2月國內智能終端出貨量環比降25.1%
4、央行:支付額度設限將征求公眾意見
5、三五年內手機將可“自充電”
▲高通和英偉達的移動芯片誰更強?
高通在上個月的MWC展上帶來了新款驍龍801移動芯片,我們也已經看過了它和前任驍龍800在性能上的對比。那么驍龍801和Nvidia當前的**芯片Tegra K1又孰強孰弱呢?科技網站PhoneArena日前就對這兩款芯片的優劣進行了分析:
Tegra K1預計會在今年夏天之前出現在Android設備身上。對于這款芯片來說,四個Cortex A15處理核心(還有一個低性能附屬核心)并非是**亮點,在它身上*為引人注目的,是192核心的Kepler GPU。沒錯,桌面級的Kepler顯卡即將擁有自己的移動版本,不管你在玩Android游戲時是不是用得到那么大的圖形性能。當然除了游戲之外,4K視頻渲染,還有實時面部表情覆蓋還是需要Kepler GPU所擁有的圖形性能。
驍龍801的Adreno 330 GPU采用了578MHz的主頻,而Tegra K1的Kepler GPU主頻達到了950MHz,所以后者在功耗和發熱上面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Nvidia聲稱,K1在性能上已經超越了Xbox 360和PS3,但能耗卻要比這兩款家用機更低。不過考慮到K1參考設備運行時的耗電達到了驚人的35-40瓦,所以對于移動設備而言,K1的能耗可能依然需要一些優化。Nvidia表示,他們將會把K1的功耗降至2W左右(非峰值負荷),這也基本上和驍龍801處在了同一水平。
K1和驍龍801目前還沒有太多的跑分成績可供參考,因為裝備這兩款芯片的設備還非常有限。不過下面的圖表應該能讓我們大致了解到K1的性能表現,以及驍龍801及其他一些即將問世的芯片和它之間的差距。
總的來說,32位和64位版的Tegra K1在原始性能方面沒有太大差別,對比驍龍801都高出了20%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測量都是在K1的參考平臺上完成的,而驍龍801目前已經被實際的智能手機所采用了。
此外,雖然Kepler GPU在圖形性能上存在一定優勢,但高通的驍龍系列芯片也有許多無法被超越的價值,比如多頻LTE,所以廠商可能會更喜歡后者的產品。所以說,想要去測量Tegra K1真正的表現,我們還需要等待配備它的實際產品問世之后再做判斷。(來源:搜狐IT Eskimo)
▲中聯通**出場 運營商上演“4G搶人”
近日,作為三大運營商中**一個啟動4G服務的企業,中國聯通在深圳上演了一場**大戲。在規模**的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公布了自己的4G策略,以4G和3G一體化的方式重新定義資費、網絡、終端、服務和用戶數。至此,三大運營商火力全開,4G市場競爭再次升溫——比資費、比覆蓋、比網速、比產業鏈、比服務,移動通信市場的4G搶人賽正式開賽。
聯通一體化策略 消弭對手凌厲攻勢
無論4G發牌前還是發牌后,中國移動“激進”的4G策略讓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中國移動稱要在2014年賣1億部4G終端,在去年已經建設20萬個TD-LTE基站基礎上,再建30萬個基站,成為全球**的4G網絡,加之100Mbps網速的4G宣傳也讓用戶充滿向往。因此在4G網絡建設上落后于中國移動的聯通和電信,面對競爭企業的凌厲攻勢,必須想出有效辦法。
在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表示,要推行“4G/3G一體化網絡建設”。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說:“4G/3G業務一體化,包括網絡打通、終端一體化、資費統一、品牌共享?!敝袊撏ㄊ袌鰻I銷部總經理熊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將一體化戰略細化到市場推動的每個細節上,如:推出4G/3G一體化資費,用戶不受3G合約和優惠條件影響,都可以向4G升級。
4G定制終端要求LTE+42M四模(TD-LTE/FDD LTE/WCDMA/GSM)手機,實現4G/3G終端一體化;LTE與WCDMA網絡一體化建設,WCDMA全網向42M升級,打造成聯通精品網絡,在熱點地區建設LTE。
“所謂4G/3G一體化的策略就是我們的用戶不分4G還是3G,用戶在一般情況下,是在用3G網絡,但在一些熱點地區,上網的人多,就會用到4G網絡?!毙荜耪f。也就是說,無論用戶是用4G的終端,還是用支持42Mbps網速的3G終端,都可以選擇4G/3G一體化套餐,這個套餐是很有競爭力的。
一體化策略會給用戶很好的感知和體驗,現在單一應用,即使是高清電視的帶寬也僅是2M~3M,42M的網速已經可以滿足需求。按這一統計口徑,目前,中國聯通一體化用戶有1.23億人?!敖衲昴甑状蟾拍苓_到1.7億到1.8億人?!毙荜耪f。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聯通的一體化策略,無疑是希望借助WCDMA商用積累的網絡覆蓋、產業鏈和升級到42M網速三大優勢,抵消中國移動在4G上的先發優勢,穩定市場,縮短4G網絡建設不足的空窗期。同時,中國聯通也在積極建設4G網絡,目前已經開通4G業務的有25個城市,在今年年底開通300個以上城市,無線網絡總投資2014年不低于200億元。 (來源:賽迪)
▲IDC:2月國內智能終端出貨量環比降25.1%
上周末,IDC發布《中國智能終端(SCD)市場月度跟蹤報告》顯示,2014年2月中國智能終端市場出貨量約為3787萬臺,環比下降25.1%,同比去年2月上漲了6.5%。其中,臺式機出貨量達到了236萬臺,筆記本出貨量149萬臺,平板電腦出貨量205萬臺,智能手機出貨量2820萬臺。
IDC中國負責智能終端市場研究的**分析師劉楠說:“從月度數據來看,2014年2月智能終端市場的出貨量環比下降明顯,主要是由于春節對市場的影響十分顯著。而綜合前兩個月的出貨量來看,市場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0.1%,略好于我們的預期?!?/p>
IDC預計,2014年中國智能終端整體出貨量將達到5.1億臺,較2013年上漲17.4%,其中臺式機出貨量3776萬臺,筆記本出貨量2325萬臺,平板電腦出貨量2930萬臺,智能手機出貨量4.28億臺。
IDC中國負責終端系統研究的總監王吉平預計:“今年隨著更多不同形態的智能終端設備的出現,如PC平板二合一、大尺寸具有通話功能的平板電腦等,差異化也將成為未來一年市場競爭的熱點?!?/p>
▲央行:支付額度設限將征求公眾意見
央行屢屢對互聯網金融放出監管令,引發市場的多種猜測。昨日央行正面回應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稱目前互聯網金融的一些產品,如二維碼、虛擬信用卡等仍存在風險。而對于此前流傳的央行將限制支付企業支付額度的傳言,央行表示,《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確實存在,但*終出臺還需征求公眾意見。
暫停相關業務意在防范風險
此前網絡傳言稱,央行將控制第三方企業的轉賬限額。央行昨日表示,雖然傳言是真的,但目前僅處于央行職能司局與機構小范圍討論的階段。
根據網傳版本,央行擬規定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金額不得超過1000元,同一客戶所有支付賬戶轉賬年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支付機構應對轉賬轉入資金進行單獨管理,轉入資金只能用于消費和轉賬轉出,不得向銀行賬戶回提;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同一客戶所有支付賬戶消費月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超過限額的,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
“這是央行和一些支付機構之間進行‘點對點’溝通的**工作底稿。這個辦法的重心不在具體額度上,而是在業務及流程的各項風險控制上?!毖胄邢嚓P負責人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限額標準僅是綜合考慮近年來主要支付機構網絡支付筆均交易以及反洗錢要求等提出的初步意見,對《征求意見稿》涉及的重大問題,還需要征求社會公眾的意見。
此外,對于此前暫停的二維碼、虛擬信用卡等產品,央行再度表示這兩項業務只是暫停不是終止,而暫停這兩項業務皆因其存在安全風險。
鼓勵互聯網創新理念并沒變
剛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沒興奮多久,就被央行連連監管。有市場人士擔心,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創新恐怕將遭到遏制。不過,央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鼓勵互聯網創新的理念并沒有變,監管互聯網金融需要遵循5大原則。
央行表示,互聯網金融創新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也應服從宏觀調控和金融穩定的總體要求,避免因某種金融業務創新導致金融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增加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也不能因此影響銀行體系流動性轉化,進而降低銀行體系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能力;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要處理好政府監管和自律管理的關系。
此外,央行表示,互聯網金融創新有利于發展普惠金融,有旺盛的市場需求,應當給予積極支持,也應當占有相應的市場份額。但必須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功能屬性和金融風險屬性,鼓勵創新就要包容失誤,但要把失誤可能引發的風險控制在可預期、可承受的范圍內。(北京晨報姜樊)
▲三五年內手機將可“自充電”
日前,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見識了這種全新能源供給模式。在納米能源所的展廳里,記者拿起一個小塑料球,輕輕一晃,十幾盞LED燈“唰”地一下全被點亮了;再戴上一副粉色格子的手套,雙手輕輕摩擦、拍打,馬上就有電流產生;朝一個鼠標大小的摩擦電發電機輕輕吹氣,一旁的報警器立即尖叫……
據介紹,摩擦電發電機由王中林院士在2012年1月**研發成功。與傳統的電磁感應式發電機和摩擦起電機原理完全不同,摩擦電發電機利用的是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效應的耦合,同時配合薄層式電極的設計,實現電流的有效輸出。
未來,摩擦電發電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比如收集人們日?;顒又挟a生的能量,給各種便攜式電子設備供電。王中林介紹,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將可以利用摩擦電發電機技術,實現手機的“自充電”,比如,把微型的發電裝置放在鞋里、腿上甚至衣服里,通過來回走動甚至衣襟的擺動,都能實現給手機充電。
此外,人們走路時踏過植入摩擦電發電機的路面,同樣能實現發電現象。目前,王中林已經在嘗試和國內一些地鐵公司接洽,希望能將這一技術應用在人流密集的地鐵站,從而收集大量被浪費掉的能源。
據王中林透露,未來人們遭遇空難、地震等重大災難時,可以通過這些自帶發電設備傳輸救援信號,為搜救人員提供重要位置信息。
神奇的摩擦電發電機技術成本很低,主要部件由有機材料和常見金屬構成,用量很少,非常適合大規模產業化推廣。這也給化學和材料領域增加了非常多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機會,甚至可能產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并帶動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來源:北京日報)